成都市中小企业协会欢迎您!
优化营商环境!四川将把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3个工作日内
日期:2019-09-19 09:21:06
作者:管理员
点击:0 次
摘要:
9月17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四川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六场在成都举行。四川省委改革办、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国资委、省市场监督局、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相关负责人围绕“用好改革关键一招 增强高质量发展动力活力”进行主题发布和答记者问。
商事制度改革以来,企业开办时间不断缩短,企业进入市场非常便利,营商环境不断提升。在我省商事制度改革中,具体有哪些举措推动了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呢?
针对这一问题,省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箭介绍,2014年3月,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我省全面实施商事制度改革,从降低营商制度性门槛入手,推进登记制度改革,提升登记便利化,全省市场主体总户数从商事制度改革前的344.2万户增加到593.14万户,位居全国第6位,西部第1位;每万人拥有市场主体数量由377户提升到650户;注册资本总额从3万亿元增加到15.9万亿元。我们具体实施了以下几方面的改革举措,即降低准入门槛,精简涉企证照,改革经营许可审批制度,实施注册便利化改革,全力实施年报公示,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推进企业信用监管。
王箭表示,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动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一是压减企业开办环节至3个,将企业开办时间进一步压缩至3个工作日内。二是在对第一批106项涉企审批事项实施“证照分离”改革的基础上,按照国家安排部署,今年在自贸试验区实现“证照分离”改革事项全覆盖,待条件成熟后,在全省范围内实现全覆盖。三是建立四川省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联席会议制度,推进跨部门联合抽查。
“改革前,实行注册资本实缴制,占用了企业资金,资本营运效率不高。企业办理营业执照还需提交住所的权属证明和使用证明材料,随着市场主体数量日益增多,住所资源变得稀缺。这些都抑制了投资创业的激情,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王箭介绍,商事制度改革,将注册资本实缴制改为认缴制,取消了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和设立时的验资环节,实现市场主体准入资金“零障碍”。同时,省政府授权21个市州因地制宜出台住所登记管理规定,实施“一址多照”“一照多址”,创新探索“商务集群”登记,充分释放了创业场地资源。
实施“多证合一”改革,将原先需要办理的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社会保险登记证、等整合到营业执照上,实行“一照一码”。我省先后实施了“三证合一”、“五证合一”改革。王箭谈到,2017年,我省创新采用“1+X-N”改革模式,动态更新事项目录,并在全国率先暂停实施2个涉企证照事项,目前全省已实现“三十三证合一”。将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商务备案纳入“多证合一”整合范畴。
“改革前,办理营业执照的前置审批事项有150项。”王箭说到,2016年,省政府印发《关于落实“先照后证”改革决定 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工作的实施意见》,全面推行“先照后证”改革,将大量企业登记前置审批改为后置审批。经过几次调整,目前办理营业执照前置审批事项仅保留了32项。去年,省政府印发了《关于全面推开“证照分离”改革的通知》,在全省范围内对国务院第一批106项涉企审批事项分别按照取消、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准入服务等四种方式实施“证照分离”改革。
“过去企业登记业务只能到办事窗口办理,办理渠道单一,群众跑路多,效率低。”王箭谈到,改革以来,我们积极推进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建成全程电子化登记系统和电子营业执照系统,企业设立、变更、备案、注销等登记业务可通过该系统“一网通办”。开展“政银合作”,全省已有1514个银行网点开通“政银合作”导办服务。打造企业开办“一窗通”平台,将企业开办必备流程环节精简至4个、企业开办时间从15.6个工作日压缩至5个工作日。
同时,建成四川省企业注销网上服务平台,实行部门注销业务“信息共享、同步指引”,企业注销实现“一网”服务。对未开业和无债权债务的企业实施简易注销登记,全省53864户企业成功办理简易注销。开展线下实名登记,有效防控冒用他人身份骗取公司登记注册的违法行为。通过以上注册便利化改革,企业办事成本大幅降低,开办效率大幅提高。
王箭介绍,以前,企业营业执照实行年检,每一年的检验给企业增加了很多成本,商事制度改革,将企业(包含个体、农专社)年检改成年度报告公示,将原先由政府监管公司,变成政府与社会一同监管,同时也减轻企业负担。
商事制度改革,在放宽市场准入的同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其中一个重要的监管方式就是“双随机、一公开”。“我们市场监管部门已建立完善部门整合后的‘一单两库’,实现了随机抽查事项在日常监管事项中的全覆盖。”王箭分享了一个数据:目前,全省累计抽查企业10.7万户,发现问题企业4.8万户,从根本上遏制了人情监管,也提高了监管效能和公正性。他特别提到,近日,省政府已印发《四川省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的实施办法》,建立了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联席会议制度。
以前,企业登记、处罚信息分别由不同部门存放管理,社会各方查询企业信息十分不便。王箭介绍,2014年,我们建成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四川),并加强涉企信息归集,目前省、市、县三级涉企信息归集单位达3755家,归集信息2488万条。所归集的信息全部在公示系统中记于企业名下,供部门和公众查询使用。在此基础上,加强联合惩戒力度,目前省市场监管局已参与执行34个失信联合惩戒备忘录,累计列入异常名录企业17.62万户,历年累计信用修复移出异常名录企业8.35万户,列入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企业1.4万户,“老赖”限制2.71万人次,推动了“一处违法、处处受限”。
商事制度改革以来,企业开办时间不断缩短,企业进入市场非常便利,营商环境不断提升。在我省商事制度改革中,具体有哪些举措推动了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呢?
针对这一问题,省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箭介绍,2014年3月,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我省全面实施商事制度改革,从降低营商制度性门槛入手,推进登记制度改革,提升登记便利化,全省市场主体总户数从商事制度改革前的344.2万户增加到593.14万户,位居全国第6位,西部第1位;每万人拥有市场主体数量由377户提升到650户;注册资本总额从3万亿元增加到15.9万亿元。我们具体实施了以下几方面的改革举措,即降低准入门槛,精简涉企证照,改革经营许可审批制度,实施注册便利化改革,全力实施年报公示,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推进企业信用监管。
王箭表示,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动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一是压减企业开办环节至3个,将企业开办时间进一步压缩至3个工作日内。二是在对第一批106项涉企审批事项实施“证照分离”改革的基础上,按照国家安排部署,今年在自贸试验区实现“证照分离”改革事项全覆盖,待条件成熟后,在全省范围内实现全覆盖。三是建立四川省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联席会议制度,推进跨部门联合抽查。
“改革前,实行注册资本实缴制,占用了企业资金,资本营运效率不高。企业办理营业执照还需提交住所的权属证明和使用证明材料,随着市场主体数量日益增多,住所资源变得稀缺。这些都抑制了投资创业的激情,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王箭介绍,商事制度改革,将注册资本实缴制改为认缴制,取消了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和设立时的验资环节,实现市场主体准入资金“零障碍”。同时,省政府授权21个市州因地制宜出台住所登记管理规定,实施“一址多照”“一照多址”,创新探索“商务集群”登记,充分释放了创业场地资源。
实施“多证合一”改革,将原先需要办理的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社会保险登记证、等整合到营业执照上,实行“一照一码”。我省先后实施了“三证合一”、“五证合一”改革。王箭谈到,2017年,我省创新采用“1+X-N”改革模式,动态更新事项目录,并在全国率先暂停实施2个涉企证照事项,目前全省已实现“三十三证合一”。将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商务备案纳入“多证合一”整合范畴。
“改革前,办理营业执照的前置审批事项有150项。”王箭说到,2016年,省政府印发《关于落实“先照后证”改革决定 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工作的实施意见》,全面推行“先照后证”改革,将大量企业登记前置审批改为后置审批。经过几次调整,目前办理营业执照前置审批事项仅保留了32项。去年,省政府印发了《关于全面推开“证照分离”改革的通知》,在全省范围内对国务院第一批106项涉企审批事项分别按照取消、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准入服务等四种方式实施“证照分离”改革。
“过去企业登记业务只能到办事窗口办理,办理渠道单一,群众跑路多,效率低。”王箭谈到,改革以来,我们积极推进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建成全程电子化登记系统和电子营业执照系统,企业设立、变更、备案、注销等登记业务可通过该系统“一网通办”。开展“政银合作”,全省已有1514个银行网点开通“政银合作”导办服务。打造企业开办“一窗通”平台,将企业开办必备流程环节精简至4个、企业开办时间从15.6个工作日压缩至5个工作日。
同时,建成四川省企业注销网上服务平台,实行部门注销业务“信息共享、同步指引”,企业注销实现“一网”服务。对未开业和无债权债务的企业实施简易注销登记,全省53864户企业成功办理简易注销。开展线下实名登记,有效防控冒用他人身份骗取公司登记注册的违法行为。通过以上注册便利化改革,企业办事成本大幅降低,开办效率大幅提高。
王箭介绍,以前,企业营业执照实行年检,每一年的检验给企业增加了很多成本,商事制度改革,将企业(包含个体、农专社)年检改成年度报告公示,将原先由政府监管公司,变成政府与社会一同监管,同时也减轻企业负担。
商事制度改革,在放宽市场准入的同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其中一个重要的监管方式就是“双随机、一公开”。“我们市场监管部门已建立完善部门整合后的‘一单两库’,实现了随机抽查事项在日常监管事项中的全覆盖。”王箭分享了一个数据:目前,全省累计抽查企业10.7万户,发现问题企业4.8万户,从根本上遏制了人情监管,也提高了监管效能和公正性。他特别提到,近日,省政府已印发《四川省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的实施办法》,建立了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联席会议制度。
以前,企业登记、处罚信息分别由不同部门存放管理,社会各方查询企业信息十分不便。王箭介绍,2014年,我们建成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四川),并加强涉企信息归集,目前省、市、县三级涉企信息归集单位达3755家,归集信息2488万条。所归集的信息全部在公示系统中记于企业名下,供部门和公众查询使用。在此基础上,加强联合惩戒力度,目前省市场监管局已参与执行34个失信联合惩戒备忘录,累计列入异常名录企业17.62万户,历年累计信用修复移出异常名录企业8.35万户,列入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企业1.4万户,“老赖”限制2.71万人次,推动了“一处违法、处处受限”。
相关阅读:
【协会·会员风采】成都市中小企业协会理
中国建设银行【惠懂你】注册
【协会·会员风采】成都市中小企业协会会
【协会·会员风采】成都市中小企业协会副
【协会·会员风采】成都市中小企业协会会
【协会·会员风采】成都市中小企业协会理
【协会·会员风采】成都市中小企业协会理
【协会·会员风采】成都市中小企业协会理
【协会·会员风采】成都市中小企业协会会
【协会·会员风采】成都市中小企业协会会
【协会·会员风采】成都市中小企业协会会
成都市政协副主席韩轶一行莅临成都市青羊
国家工信部中小企业局副局长叶定达领导一
成都五号商贸连锁有限公司
让民生资金乘上“直通车”
积极推进共同扩大对外开放
【申报】最高补助300万元!2021年四川省
【回眸“十三五”】聚焦高端高质!成都加
打造公平稳定可及的营商环境!范锐平听取
成都市青羊区委统战部副部长陈潇莅临成都
中国建设银行【惠懂你】注册
【协会·会员风采】成都市中小企业协会会
【协会·会员风采】成都市中小企业协会副
【协会·会员风采】成都市中小企业协会会
【协会·会员风采】成都市中小企业协会理
【协会·会员风采】成都市中小企业协会理
【协会·会员风采】成都市中小企业协会理
【协会·会员风采】成都市中小企业协会会
【协会·会员风采】成都市中小企业协会会
【协会·会员风采】成都市中小企业协会会
成都市政协副主席韩轶一行莅临成都市青羊
国家工信部中小企业局副局长叶定达领导一
成都五号商贸连锁有限公司
让民生资金乘上“直通车”
积极推进共同扩大对外开放
【申报】最高补助300万元!2021年四川省
【回眸“十三五”】聚焦高端高质!成都加
打造公平稳定可及的营商环境!范锐平听取
成都市青羊区委统战部副部长陈潇莅临成都
中国建设银行【惠懂你】注册
中国建设银行【惠懂你】注册
- 2021-01-06中国建设银行【惠懂你】注册
- 2020-07-21【招聘】成都市青羊中小企业服
- 2020-06-10【开始报名】第四届学习型四川
- 2020-06-09成都市青羊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 2020-05-12邀请函 | 相约香城・筑
- 2020-04-20成都市中小企业综合服务平台
- 2020-02-03成都市中小企业协会防控新型冠
- 2019-12-31恩贝尔“爱之城 善之都”2019
